发布者认证信息(营业执照和身份证)未完善,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
鑫泰GSVM1370/1890加工中心XYZ三轴钣金防护罩

快捷方式:发布信息| 收藏公司

鑫泰GSVM1370/1890加工中心XYZ三轴钣金防护罩

产品/服务:
有效期至: 长期有效
最后更新: 2020-05-22 08:17
单价:
300.00元/ 件
最小起订量:
1 件
供货总量:
10000 件
立即购买

(发货期限: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)

诚信档案

  • 所在地区:北京
  •  
  • 收藏本公司 人气:14
    • 详细说明
    • 规格参数
    • 联系方式

    一是选择并确定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内容;二是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;三是工序、工步的设计;四是工具、夹具的选择和调整设计;五是切削用量选择;六是加工轨迹的计算和优化;七是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。

    零件图分析是制定数控车削工艺的首要任务。主要进行尺寸标注方法分析、轮廓几何要素分析以及精度和技术要求分析。此外,还应分析零件结构和加工要求的合理性,选择工艺基准。

   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车床的加工特点,以同一基准标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。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,又有利于设计基准、工艺基准、测量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。

    在手工编程时,要计算每个节点坐标。在自动编程时要对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。

    对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技术进行分析,是零件工艺性分析的重要内容,只有在分析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基础上,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加工方法、装夹、具及切削用量等。

    保持精度原则。工序一般要求尽可能地集中,粗、精加工通常会在一次装夹中全部完成。为减少热变形和切削力变形对工件的形状、位置精度、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,则应将粗、精加工分开进行。

    生产效率原则。在加工过程中频繁的进行换则会导致生产时间的增加,降低生产效率,所以在加工时,需要利用一把将可能加工的部分全部加工完成后再进行换,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换的时间,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具空程的时间,加工效率。

    加工顺序的确定是否合理,直接影响到加工产品的精确度。所以在实际加工零件过程中,需要按照先粗后精、先近后远、内外交叉及基面先行的原则。即在加工零件时需要先对其进行粗加工,然后再进行半精加工,后再进行精加工,这就有益于更好的确保加工的精度。加工时需要对离近的部位行加工,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具移动的距离,使具移动过程了空行程减少,从而有效的生产效率,而且先对离点近的部位进行车削,可以有效的保持半成品的刚性,使其更利于切削的顺利进行。在加工过程中的零件当即需要对其内表面进行加,同时还需要对其外表面进行加工时,则需要先对其内外表面进行粗加工,然后再对其内外表面进行精加工的顺序进行。由于在零件加工中需要定位基准,所以需要将基准的表面首先加工出来,这样更利于进行装夹的需要,避免在装夹过程中带来较大的误差。

    当利用数控车削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时,通常都在进行一次装夹后,尽可能确保能够加工其全部产品或是部分产品的表而,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装夹的次数,不仅有利于提供加工的效率,同时也可以对加工的精度有所保。在加工中进行定位时,需要根据不同形状零件来对其基准进行定位。在定位基准确定时,通常情况下是以零件的外圆柱为基准,而当零件属于套内零件时,其定位基准则以内孔为准。数控车床具有较多种类的夹具,而且通用性也较好,所以在实际应用中,可以根据操作的需要进行选择,确保选择的合理性。

    在目前数控车床上所使用的具大致可分为三种形状,即形、圆弧形和成型的车。在进行零件切削过程中,需要选择适宜的具,由于具的寿命与其直径具有较大的关系,所以在选择具时,尽量选择直径较大的具来进行切削,这样可以有效的延具的寿命,同时对于生产效率的也具有较大的作用。

    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切削用置包括背吃量ap、主轴转速s(或切削速度v)及进给速度F(或进给量f)。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:合理选用切削用量对数控车床的加工质量至关重要。确定数控车床的切削用量时一定要根据机床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,以及具的耐用度去选择,也可结合实际经验采用类比法来确定。一般的选择原则是:粗车时,首先考虑在机床刚度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尽可能大的背吃量;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;后再根据具允许的寿命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。增大背吃量可减少走次数,加工效率。增大进给量有利于断屑。精车时,应着重考虑如何保加工质量,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加工效率。因此宜选用较小的背吃量和进给量,尽可能地加工速度。


    您可以通过以下类目找到类似信息:

     

    免责声明: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。商贸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    友情提醒:为规避购买风险,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!